父後七日.jpg 

你是不是已經習慣有某些人在你身邊?

對你撈叨的父母、互相交換利益的兄弟姐妹、共患難的好朋友?

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他們忽然消失了,

你會有多想念?

 

--------------------------

父後七日這部電影是改編自劉梓潔女士(也就是此部導演之ㄧ)所撰寫的同名散文。

短短近四千字的文章中,要拍出一部電影,本身就充滿十足挑戰性。

因為文字篇幅和節奏可快可慢、可長可短,但電影就沒有這麼有彈性

所以要把這篇中長篇散文做成一小時又三十二分鐘的電影,一定要加進其他的元素,

可惜,除了對於配角人物的一些情感互動面多做描述外,

父後七日並沒有在台灣傳統喪禮習俗和禁忌上大加著墨

PS:譬如親人過世時,不刮鬍子、不在靈堂前說再見等...

 

散文礙於篇幅有限和文筆的順暢,可能必須要捨棄這部份。

但電影在這地方就可大加發揮,會使內容更為貼近真實且豐富、有趣。

 

 

 

再來,就是原文所透露出的情感,

父後七日不若唐山大地震,有大悲大哭等灑狗血的生離死別場面,

它是用一種平淡直述、偶爾穿插幽默橋段來連結作者與父親過去、和現在的情感回應。

散文讀來節奏緊湊、一股作氣,思念的氛圍,會逐漸累積,到最後....溢滿潰堤

電影節奏很自然的跟著散文步調走,但因為太自然平淡了

所以電影看起來的感動性不如散文所散發出來的情緒

尤其是最後一幕,電影僅僅也只用旁白來帶過

完全沒有運用到電影所能提供給觀看者的東西,也就是利用畫面來表達情感,

讓人感到遺憾。

 

----------------------------------

 

串起了過去所有的喜怒哀樂、用眼淚震盪出思念的聲響

沉溺於有你的習慣,直至被生死輪迴所瓦解

也讓我們真正感受到,那份至親至愛的重量。

 

 

父後七日雖然有其不足的地方,但它還是真實呈現了散文中所要表達的那份情感和幽默

有別於一般電影,利用感傷的方式來描寫親人的逝去,

父後七日運用了比較詼諧趣味的手法,但是感覺仍然不變

若有預算,就進電影院看看吧:P

 

 

 

父後七日原文(有大量劇情 慎入)

http://blog.chinatimes.com/essayliu/archive/2006/12/25/138703.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f0404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