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快樂」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每年的生日,我都會這樣自言自語的祝福自己。
沒想到這四個字還真不簡單,剛開始幾年很難做到,
尤其是你花費心思替別人過生日,期待自己的生日也能有相同對待時,
卻老是換來失望,於是最後,我只能過一個悵然若失的生日。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自己頗矛盾,真心誠意的替朋友們付出,嘴巴上說不奢求回報
但是等到6/5號這天來臨時,他們的誠意,卻是我喜怒哀樂的關鍵。
我想過的,是快樂的生日,而不是一個令人失望的生日
於是,我把每年的生日留給自己決定,而不是交給別人。
即使因為生日而聚會,我也告訴自己,主角並不是壽星,而是在場的所有朋友。
對於生日的心態,轉變成一群朋友聚會的最好理由。而不是聚會的主要目的。
A:「好久不見了,最近某某人生日,出來聚一下吧。」
B:「某某人生日,辦個Party替他慶祝一下吧。」
我現在比較喜歡A所說的:D
最後,感謝你們。我願意把快樂與你們分享
因為有你們的祝福,我的生日更美好。
至於對某些好友的小心眼,就當作是我生日的任性吧:P
哈哈~~~~
那種不對等的感覺,常常是一種心意被量化之後的後遺症
而且是自己在心底偷偷地量化
但我後來漸漸開始覺得
再怎麼樣都很難平衡的
因為別人永遠不會知道你到底是不是真心喜歡這份禮物
或是心裡怎麼衡量這份禮物的價值
RJ的想法與你不謀而合
與其期待下次自己生日被"平衡地"對待
倒不如利用自己參與別人生日時用力玩、努力吃、卯起來唱
在當天就把心情平衡回來,這樣會來得健康些
久而久之,我載送出禮物一週後,就會幾乎忘記我送過對方什麼了...
自然,以後也不會有太多期待了
不過大家心裡頭小小的期待卻又可能會大失落的得失心,我想多多少少都還是會有的,尤其是對一些真的很特別的朋友,其他人就算,在那個一年才難得一次真正屬於自己的日子裡,總是會期待收到那幾個特別交心朋友的溫馨問候。所以我們後來發展出一套簡單明瞭的模式,生日那天就不要癡傻地在那邊等候會不會在哪個不特定的時間點,朋友會終於給你來個驚喜了(習慣搞這飛機的劣習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風行起的?是電視劇嗎哈哈),就直接MSN、電話敲過去,劈頭就是:「快快!! 我生日啦趕快給我說祝福的話!!」雖然少了驚喜感 -- 反正老人家心臟不太好,也不用再常常有什麼大驚大喜了 -- 但是絕計不會有失望惆悵的情事發生~~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