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拍攝手法
馬克亨利‧溫柏格拍攝史達林的身影之下有別於一般傳統的紀錄片,通常一般的記錄片是紀錄所記錄的事物人在現實生活中的菁華縮影,但是馬克亨利‧溫柏格拍攝史達林的身影之下卻是用故事主人翁葉甫蓋尼‧哈爾捷依在大戰時所拍攝的照片和以前的紀錄片來做整部紀錄片的串場跟主軸,所以拍攝手法並不多,並沒有大量運用鏡頭的遠近跟角度來增加紀錄片的故事性,主要都是故事主人翁葉甫蓋尼‧哈爾捷依在他以前所拍攝的照片做文章,所以我們感覺到的,是一個猶太人在遭受不平等待遇及悲慘歷史下,如何用照片來述說一個猶太人的故事,整部片大部分時間都是取近景拍攝葉甫蓋尼‧哈爾捷依,這是導演為了要讓觀看者了解到一個歷經滄桑的猶太人,在述說他的故事時,心情的波動與臉部上的表情吧。

遠景:
整部片運用遠景的手法並不多,因為導演主要的目的並不是利用鏡頭來述說故事,而是利用故事的主人翁葉甫蓋尼‧哈爾捷依在以前所拍攝的照片還有前人所留下的紀錄片來述說故事
1. 在葉甫蓋尼‧哈爾捷依重遊運動場時,鏡頭特別的展開到整個運動場,這是為了讓觀看者了解到運動場的廣闊浩大,也可以想見在過去蘇聯時代時,這運動場有多熱鬧,到底擠了多少個人。
2. 在葉甫蓋尼‧哈爾捷依在述說他悲慘童年是如何遭到迫害的時候,包括他的家人,同父異母的妹妹都慘遭殺害,講述這段歷史時,主人翁葉甫蓋尼‧哈爾捷依不禁悲從中來,問導演這段可不可以不要拍,導演把鏡頭緩緩拉遠,從這動作我們可以知道,這段歷史已經夠讓人感受到主人翁的悲痛與無奈,基於尊重翁葉甫蓋尼‧哈爾捷依,導演不再對著主人翁葉甫蓋尼‧哈爾捷依做特寫,而是把鏡頭緩緩拉開,這也是導演體貼人心的地方。畢竟一個八十多歲的老翁,講起孩童往事仍是不堪回首,這種悲痛不需多做說明,我想觀看者也能感受的到吧。

近景:
整部片有非常多主角葉甫蓋尼‧哈爾捷依的臉部表情描述,每當他述說一段照片的往事,鏡頭就會先帶到他沉浸於回憶的表情,再帶到那張已經泛黃的照片,再講到一些只有他才拍的到的照片時,我們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出來,主角葉甫蓋尼‧哈爾捷依充滿了驕傲的神情。
在述說小時後悲慘遭遇時,我們可以看到葉甫蓋尼‧哈爾捷依悲傷不已的神情。
在述說猶太人種種在世界上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時,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忿怒和無奈,這就是主人翁葉甫蓋尼‧哈爾捷依!

角度:
這部片的角度沒什麼太大變化,因為是主角葉甫蓋尼‧哈爾捷依述說一項故事,所以焦點很明顯,沒什麼值得好利用鏡頭的角度隱藏或凸顯什麼的,太過花俏拍攝手法反而會失去原來的意義。

鏡頭剪接:
從這部片子我們可以發現到,導演利用過去與未來的時空交錯來述說主人翁葉甫蓋尼‧哈爾捷依這段故事,從以前的場景到現在的地點,以前的他跟現在的他,以前的蘇聯跟現在的俄羅斯,什麼都變了,不變的,是猶太人不公平待遇仍在、不變的,是那段怎麼也抹煞不了的傷悲、不變的,是過去的歷史痕跡、不變的,是那一張張由葉甫蓋尼‧哈爾捷依所拍出來的照片。 顯示出時間的洪流,還是帶不走一些根深蒂固的歷史記憶跟印象。這也是主人翁葉甫蓋尼‧哈爾捷依所無奈的。

1. 整部片子幾乎都是葉甫蓋尼‧哈爾捷依拿出一張照片→述說一段故事→再回到葉甫蓋尼‧哈爾捷依身上或放一段歷史的短片。就這樣串出整部紀錄片的軸心跟架構還有思想。
2. 在剛開始進入真正回憶的部份主人翁葉甫蓋尼‧哈爾捷依在陽台上對著鏡頭照了一張照片,隨即進入紀錄片的主軸,陷入了一場場的回憶之中,這是導演所特別設計的開場剪接,提醒觀看者,接下來才是主人翁葉甫蓋尼‧哈爾捷依紀錄蘇聯歷史的照片跟回憶。
經過配合的場景:
從影片內容我們可以知道,這些主人翁葉甫蓋尼‧哈爾捷依的對話,絕對不是自己依個人自言自語的,而是導演問葉甫蓋尼‧哈爾捷依問題,葉甫蓋尼‧哈爾捷依才娓娓道出自己的遭遇,但是這些問題部分全都沒有再記錄片上看到,因為對答方式太過死板且缺少那麼一點故事性,所以導演選擇去除問的部份,只留下葉甫蓋尼‧哈爾捷依答的部份,讓我們感受到的,是葉甫蓋尼‧哈爾捷依在說故事,而不是葉甫蓋尼‧哈爾捷依接受訪談的感覺。

背景音樂:
整場背景音樂可分為以下四大部分:
1. 激昂的樂章:
當放到蘇聯英雄的出現,或者是軍團的出征,背景因為就會跑出讓人聽了熱血彭湃的音樂。譬如主角介紹史達林的時候,那時的音樂就很慷慨激昂,因為在當時蘇聯人的心目中,史達林是個英雄,並不是個改革失敗、濫殺無辜的人,而是〈擊退德國的英勇領導者〉。兩相對比之下,令人備感諷刺。

2. 淒涼的樂章:
再指出戰爭的殘酷,人民的饑荒與無奈痛楚,背景音樂聽來非常悽涼,加深了觀看者對於〈戰爭是殘酷〉的印象,戰爭絕對是最後手段,因為戰爭是破壞之後的重建,光是破壞,就不知道讓多少人無家可歸、家庭破碎、經濟蕭條,天天過著如惡夢般的生活,眼睛所看到的,是無肩地獄的景象,這種重建,怎叫人不心痛。

3. 歷史記錄片本身的音樂
在那些黑白的紀錄片當中,本身也有背景音樂,導演沒有在特別找其他背景音樂加入,而是以最原始的方式呈現出一段段的歷史。

4. 主人翁葉甫蓋尼‧哈爾捷依所彈奏的音樂
在故事後段,葉甫蓋尼‧哈爾捷依拿出了小提琴彈奏音樂,她說那是他祖母最愛的音樂,如今人事以非,留下的只有音樂,祖母不再了、家人不再了,再小提琴的音樂之中,緩緩為這記錄片畫下了一個完美(指紀錄片)卻令人感傷(指葉甫蓋尼‧哈爾捷依的遭遇)的句點。

顏色:
再一部分的場景中,有用大量醒目的紅色,紅色是最多國家使用的顏色。大約從十九世紀前半開始,紅旗在歐洲被用做革命的象徵,於是以革命手段或從列強統治之下獨立出來的國家特別喜歡使用紅色,用來象徵獨立、戰爭、犧牲的烈士所流的鮮血等等,以激勵國人的愛國意識。此外,俄國共產黨在發動共產革命時也使用紅旗,建國後蘇聯的國旗也大部份使用紅色,所以紅色也成了共產主義的象徵,共產國家大多都以紅色為國旗的主色。基於以上的理由,紅色成為了最受世界各國青睞的顏色。

除了上述的意義之外,有些國家也以紅色來代表太陽,在東亞、東南亞、非洲國家較常見。紅色也被做為博愛的象徵。
   但是這紅色在史達林的作為下,紅色變為殘忍而血腥的,蘇聯人民卻不自知,一直認為史達林是個成功的大英雄,葉甫蓋尼‧哈爾捷依也認為史達林是蘇聯的神,因為他也嚮往共產主義的世界。但葉甫蓋尼‧哈爾捷依也很誠實的說了,共產主義理想是很好,但是史達林的實踐方法錯誤,雖然只是輕輕帶過,但是還是讓了解史達林及蘇聯歷史的人感到矛盾。到底史達林是英雄還是魔鬼呢?這點就留給觀看者做深思吧。這部在史達林的身影下,並沒有給史達林太多負面評價,這也是與一般想法比較脫軌一點。因為史達林並不是重心,重要的是葉甫蓋尼‧哈爾捷,這位用相機記錄歷史的人。


導演的觀點:

   從片頭訪問導演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清楚的知道導演拍這部片的目的,導演說思索歷史記憶很重要,唐太宗也說過,〈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而以蘇聯歷史為鏡,我們又可以看到什麼?我們看到了戰爭的殘酷、猶太人被迫害與排擠,這些是怎麼發生的?我們還要讓他再發生嗎?導演本身也是猶太人,我想主人翁葉甫蓋尼‧哈爾捷依的故事跟感受,他最能感同身受,才能拍出這部紀錄片。
   這部片讓歷史接軌,讓現代的人重新思索歷史的意義,我想導演馬克亨利.溫柏格做到了。 





























感想:
  看完了這部片,令人不禁同情起葉甫蓋尼‧哈爾捷依這位猶太人的遭遇,從小便是個孤兒,再戰火中飽受摧殘,長大出社會之後,即使擁有熟練的照相技術,卻因為猶太人被世界所排擠而不被接受,這讓葉甫蓋尼‧哈爾捷依倍感挫折與憤怒,片名雖然是〈在史達林的身影下〉,但對史達林的描繪可說是少之又少,我想導演目的並不是史達林,而是在史達林身影「下」的猶太人人,到底過的是怎樣的日子。
  片中利用大量的歷史短片跟葉甫蓋尼‧哈爾捷依所拍攝出的照片,娓娓道出了葉甫蓋尼‧哈爾捷依的遭遇、道出了蘇聯的歷史、道出了猶太人所受的不公平待遇,歷史的痕跡,就這樣被導演慢慢的牽引出來,最後構成一面巨大的歷史之鏡,審視現在的世界,現在的我們,提醒我們不能在重蹈覆轍,破壞之後的重建,是漫長而悲傷的,領導人霸道且錯誤的決定,更會讓人民陷入水深火熱的世界裡,再搌轉難眠的戰爭時代中,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珍惜,現在和平的時光呢?
  在我印象中,史達林是個共產主義者,他專制蠻橫,肅清威脅到他地位或反抗他的人,但是他卻狡猾的利用文宣來讓蘇俄人民對他產生假象,造出蘇聯革命過程中史達林的「功績」,歌功頌德、宣揚「個人迷信」。片中一段史達林宣戰的話語,以及史達林親切抱起蘇聯小孩的畫面,讓我怎看都覺得這是一個諷刺,大大的諷刺,即使片中對史達林功過評價沒有太大的描述,是功是過,都交給觀看者評價,我想這是因為導演拍紀錄片的目的並不是介紹史達林,並不是咒罵他共產主義改革失敗以及讓全蘇俄人民壟罩在白色恐怖之下,也不是讚揚他領導蘇聯,跨過數以萬具蘇聯人民的屍體浴血獲得勝利。而是在講一個猶太人葉甫蓋尼‧哈爾捷依的故事,一個小時後就失去完整的家庭,長大之後又被四處排擠迫害的故事。讓我不禁重新思索這段歷史的記憶,我想這也是導演的主要目的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f0404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